摘要 在南陽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中,以諸葛亮鞠躬盡瘁、召父杜母慈善仁愛、高以永勤政愛民為主要內容的官署文化,是歷史賦予南陽的無價之寶。臥龍崗是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年輕時期的躬耕之地,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己”的忠誠信念、“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的愛國情懷、“政事無巨細”的敬業精神、“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修飾為先”的政績觀念一直被為官者所推崇和敬仰。
在南陽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中,以諸葛亮鞠躬盡瘁、召父杜母慈善仁愛、高以永勤政愛民為主要內容的官署文化,是歷史賦予南陽的無價之寶。臥龍崗是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年輕時期的躬耕之地,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己”的忠誠信念、“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的愛國情懷、“政事無巨細”的敬業精神、“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修飾為先”的政績觀念一直被為官者所推崇和敬仰。南陽府衙是南陽西漢太守召信臣和東漢太守杜詩的施政之所,他們皆有善政,使人民得以休養生息、安居樂業,故南陽人稱之為“召父杜母”,“父母官”這一尊稱就是從此廣傳后世。清康熙年間知縣高以永曾在內鄉縣任職,他在內鄉縣衙撰寫并懸掛了一副對聯:上聯是“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聯是“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這副對聯以樸素和通俗的語言,揭示了官與民、得與失、榮與辱的深刻哲理。2013年1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菏澤市縣委書記座談會上曾引用此聯教育廣大黨員干部,意義重大而深遠。 asthis.net
南陽府衙
內鄉縣衙